昆仑山上一棵草又名A Grass on Kunlun Mountain
根据王宗元小说《惠嫂》改编。 卡车在荒凉的高原上奔驰着。车厢里,刚从地质学校毕业,自愿到高原来工作的年轻姑娘李婉丽,有些受不住高原的风沙、严寒,旅途的颠簸和高山反应的折磨,因而产生了回家的念头。司机小刘讽刺她说:“哼!还不如昆仑山上一棵****们到达了昆仑山口的一个宿食站——百里闻名的“司机**”。李婉丽在这里见到了豪爽、热情的女主人惠嫂。这间好似内地一样的小房子里面,充满了笑语欢声,热腾腾可口的饭菜,主客真是亲如一家。在惠嫂亲切的照顾下。李婉丽感到了无限的温暖。夜晚,惠嫂向李婉丽讲起她刚从家乡来这高原上的一段经历:她看不惯这个“鬼地方”,她认为她老头子——宿食站的站长老惠骗了她,她又哭又闹地要回去,不管老惠怎样说*,不管司机们多么需要她这样一个热心、能干的当家人,她决心要走。最后,老惠恼火地骂她:“你呀!你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接着,老惠激动地...
发布于1962年。由董克娜执导,并且由编剧华铭、董克娜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刘燕瑾、李孟尧、王者兰、赵万德、杨宗镜、宋戈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
「」 2024-06-13
不断缩小着的女性归属感直至如x嫂一样个人的消失,当只有**看见**的名字,尽管这依然是一部弘扬集体主义外壳的电影,但在这种****喊口号式的激昂荒诞里,导演改编加入的那些女性视角非常珍贵,像与奉献牺牲的命题割离中突然醒过来的人。
东东 2024-01-15
建国后的女性电影导演实在没见过几个,拍《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王苹导演算是比较知名的一位。看本片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偶然发现了这位女性导演董克娜。细看她的作品列表,可以发现无论十七年还是八十年代,她的作品总是关注女性,很多都是以女性角色为主角的,我猜想研究我国电影史中女性形象的人一定会看她吧。不过本片拍得也实在是一般,它讲述了一个女性知识分子去**工作、生活中,在荒凉的高原所经历的思想转变——从处处挑剔到决定扎根高原为人民*务的可想而知的变化。然而本片的女主的转变不是自己在思考与实践中实现的,而是由一个男性角色影响了的司机**的样板式的女性所自述的经历从而发生的,甚至是二手改造,非常扯,放在今天怕是要让人骂死。手法上基本没什么可谈的,甚至电影开始的时候女主的大段心理**都是通过旁白实现的,实在无趣
Muto 2023-07-04
**事业之所以崇高,是因为**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以命相抵」自愿追求互保联保。虽然消耗自己,照亮他人的「乡村***」形象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认同并尝试追求的理想,但那些心不甘情不愿被下放到偏远地区默默奉献青春,又在「****初级阶段」最后一公里患癌「犯矫情/闹情绪」的小资产阶级还是得「时刻准备着」回大城市求医问药:近距离地去感受小资情调。而生下来体内就蕴藏着大量**基因的**者则势必会围绕她们的命运转圈跑:成为昆仑山上的一棵草。可惜,从地质学院专门赶来参观「司机**」的《青年的一代》**者对于老司机去哪里还不知道,对于「****道路」通向哪里也不知晓。不过还好,吃饱了饭准备边跑长途边寻宝的资产阶级家**在接受过农村妇女「惠嫂」和**炊事员「贺莲珍同志」的特殊照顾之后,阶级觉悟有了明显提高。
мая 2023-06-22
6.5,十七年时期非常重要的女性电影,在十七年电影当中也相对**,大段个人独白以及不同时空间的闪回叙事在强调给工农兵拍电影的十七年时期也是不常有。昆仑山上一颗草,就是用草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来象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不过电影中的女性成长和觉醒是在男性影响下完成的,就现在的性别观念来看,显得也没有那么的进步了。即便如此,它依然是中国女性电影和女性导演当中绕不开的重要一笔。
黄小邪 2017-04-02
女性旁白叙述,从费穆《小城之春》(1948)到黄佐临《为了和平》。女性“****新人”的转变过程,从惠嫂到年青一代的李婉丽的“启蒙”。完全从李婉丽视角叙述:**上的观察者,听觉上的叙述者。会有点“点题”意图比较明显,但人物的性格、状态、表演、互动都有其亲切可爱之处,并非标语口号的图解